中国石鼓文化研究所

3000年前甲骨文传入美洲

 

金陵晚报记者 韦晔金陵晚报报道

“大约3000年前,一批商王朝的王室贵族逃亡到了中美洲,甲骨文东传到了墨西哥,他们在那里创造了美洲新大陆最早的文明。”正当“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际,刚从国外讲学归来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毓周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了他的这一重大发现。

作为国际上研究甲骨文和商周考古的著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范毓周教授在采访中措辞非常严谨,他告诉记者,此前在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多次专题报告中,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中美洲文化的学者对印第安早期文明来源上的看法。

  一个大胆的设想

  1999年,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举行,美国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学者许辉博士向范毓周请教,希望就他从美国搜集到的160多个古代印第安人遗留下来的文字符号资料提出看法。“我告诉许辉,这些文字符号中有不少与中国3000年前使用的甲骨文在结构上基本相似,如果你的材料来源和描摹没有问题,很可能说明西周初年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伙同周武王的3个弟弟反叛失败后带领族人逃到了中美洲。”范毓周做了十分大胆的设想。他的这一看法很快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了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范毓周在美国古代文明探索与研究基金会的资助下飞往墨西哥做认真的考古调查,他几乎走遍了墨西哥所有的考古遗址。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拉本塔遗址出土的一组被誉为墨西哥镇国之宝的文物让范毓周教授有了美洲之行最重要的发现:文物中两只玉圭上的文字能用甲骨文的字形和语法系统读通,而此前无论是墨西哥、还是美国的中美洲文化研究专家都认为这些文字只是花纹!“再没有任何文字能像甲骨文这样清楚地解释这些文字的含义了。”范毓周教授欣喜地告诉记者。

  一段严谨的推论

  拉本塔遗址属于中美洲玛雅文明之前的奥尔梅克文明。出土文物包括16个玉雕小人儿与一排6根玉圭,玉圭前站立着一个红砂石色的玉人,处于中心地位,另有12个绿玉制成的玉人环绕并面对着他,在他的右侧则有3个白色的玉人排成一排走了进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玉人的面孔形似中国人。最关键的发现是玉圭上铭刻的文字,范毓周教授认定它们就是甲骨文。红砂石色玉人身后的玉圭上刻写的是“十示二,入三,一报”,白色玉人旁边的玉圭上刻写的是“小示”。它们除了刻写得有些歪歪斜斜外,与甲骨文在文字结构上是完全一样的。范毓周告诉记者,“十示二”在甲骨文中就是“十二世祖先”的常用语,应该是指在这组文物中的12个绿色玉人,很可能就是盘庚迁都殷后到纣王的12位商王。“入三”在甲骨文中是说进入3人,应当是指从红砂石色的玉人右边走进来的一排3个白色玉人,可能是在中美洲新传承的三位王,代表在当地的三位新王。“报”在甲骨文中是商朝建立前的祖先三“报”:“报乙”、“报丙”、“报丁”的尊称,在此当是指商朝建立国家前的原始祖先,应该是正中的红砂石色玉人。范毓周分析,“小示”在甲骨文中是指当时宗法制度中的“旁系”,由此推测在墨西哥新传承的三代王应当属于商王室的旁系。

  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商代文明还影响到中美洲,它的传播路径又是怎样的呢?“最大的可能是西周初年武庚禄父伙同周武王的3个弟弟举行反叛失败,逃亡的商朝的王室贵族为了寻求新的栖息地,从日本海出发,借助太平洋暖流用木筏或竹筏漂流到中美洲。”范毓周介绍,商被西周灭亡后,其历史曾被篡改,周人不可能记录商朝王族逃亡的历史,加上公元前841年的周厉王时国人暴动可能毁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武庚禄父在伙同周武王的3个弟弟举行反叛失败后“北奔”。目前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和合理的推测来还原3000年前的文明传播轨迹。范毓周认为,“人类文明间的交流与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我不能说我的看法就是最后的定论,但其合理性是超越了以往的看法,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希望海内外的学术界都能关注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