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鼓文化研究所

甘晖:《做研究不能不顾国情、好高骛远——访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晖》

 

做研究不能不顾国情、好高骛远

——访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晖

  2013年09月0215: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在近70年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力地提升了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声誉。目前,该校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文学等。

20134月,《陕西师范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3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贯彻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的意见》、《关于成立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发布。围绕这些文件的实施,陕西师范大学将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本报记者对该校党委书记甘晖教授进行了专访。

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国情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请问贵校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甘晖:党的十八大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针对这个问题,学校首先要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落地”意识的培养与引导。研究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立足国情、了解国情。我们将通过上党课、定期召开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学术交流等活动,培养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现实意识和问题意识,让他们明白他们的研究工作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服务,为破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提供答案,不能不顾国情、好高骛远,尤其要摒弃舍近求远、隔靴搔痒的文风和学风。

其次,制定相关举措,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向时代、面向大众。学校将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依托,利用该学科人才队伍健全、实力雄厚的特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健全相应机构,积极、健康、稳妥地鼓励、资助与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

最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普及,使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此学校将结合自身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活动中,力争做到教材编写选用的系统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课堂教学的生动化、互动化和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明显化、实用化和实践化。

为师之德、为学之范是育人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师范类院校,陕西师范大学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有哪些具体措施?

甘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侧重于培养品行端正、人格完善的合格公民;后者侧重于培养受教育者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本领。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是要以德育人。陕西师范大学素有“西北教师摇篮”之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课题放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的突出位置来抓。具体来说,将从以下两方面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首先,定期、持续、有序地实施教师品德与学风提升计划,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俗话说,打铁尚需自身硬。只有教师具有高尚的为师之德与为学之范,才能具备教书育人的前提。学校正在努力通过健全与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学风问题应急处理机制、推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道德群众评议制度、定期举办师德学风评比活动、通报各单位学术道德状况等方式,将育人者品行提升放到头等任务来抓。

其次,以课堂、讲坛为平台,以杰出校友为励志榜样,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活教材,开展大学生品行教育系列活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大学生无论未来理想如何放飞,最终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价值方向不能动摇。因此,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抽调专业师资力量与相关部门,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普及与教育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如何有效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

甘晖: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责无旁贷地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聚焦于服务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战略,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并行兼顾。具体来说,就是要着眼于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重点支持解决制约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对策研究,鼓励在西北地区开展关于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西部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农村改革和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快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实践应用与转化,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记者陆航)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