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鼓文化研究所

清华简首批成果发布 提供五大学术贡献浏览量

 


 

【新闻中心讯 记者 吕露英 摄影 郭海军】1月5日上午,备受学术界瞩目的清华简首批成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在清华大学主楼发布。该成果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五大贡献。复旦大学杰出教授裘锡圭,安徽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上海文艺集团董事长张晓敏,中西书局常务副总经理秦志华,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分别发表讲话。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整理报告主编李学勤先生介绍了该成果的主要内容、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发布会现场

  首先,清华简重现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本共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前八篇都属于《尚书》或类似《尚书》的文献。《尚书》是研究先秦历史最重要的典籍,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传说孔子选编的《尚书》有百篇之多,但经秦代焚书,大多失传。汉初济南伏生只传28篇,称《今文尚书》。汉景帝末(或说武帝时)曲阜孔壁发现《古文尚书》,比伏生所传多了16篇,后又佚失。又有杜林在西州得到的“漆书”本,也亡失了。从那时两千年来,清华简是首次发现《尚书》以及类似的典籍。清华简中还有性质类于《尚书》的前人未见的文献,如本辑所收《保训》一篇,是焚书以来从来没有人知道的。

李学勤先生介绍该成果的价值

  清华简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现存《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里有据说是出自孔壁的《古文尚书》,经过宋代以来许多学者研究,已论定是后人伪本,但直到现在还有学者为之翻案。清华简中真古文《尚书》的出现,有助于解决这方面的纠纷。清华简还证实了传世《逸周书》中一些篇是可与《尚书》比肩的重要文献。如《皇门》、《祭公》两篇,保存良好,《皇门》记载了周公训诫群臣献言荐贤、助己治国的相关内容,《祭公》是周穆王时大臣祭公谋父临终的嘱托。这两篇均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字古奥,很多地方可以与金文相对照,将其与传世本对读,可以纠正传世本中的许多问题。

  清华简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诗篇。清华简《耆夜》一篇,记载周武王八年征伐耆国(即黎国)得胜回到周都后,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参加者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诗的内容均见于简文。该篇与《尚书•商书》的《西伯戡黎》相关,并纠正了《尚书大传》、《史记》以为伐黎为文王时事的说法。这篇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其中周公的一首诗竟然与现在《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诗有密切关系,更是出人意料。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清华简复原了楚国历史及历史地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有《楚居》一篇。《楚居》简的长度将近半米,是清华简中最长的。该篇非常详细地叙述了历代楚君的世系及居处建都之地,从传说中楚的始祖季连开始,一直讲到战国中期的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列举列世建都的地点以及迁徙的原因。其中许多地名可与已发现的楚简联系对照,为楚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及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大量线索,必将推动楚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清华简提供了古文字特别是楚文字研究的珍贵材料。收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九篇竹简,都是以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书写的,具有特殊的结构风格。其中《金縢》、《皇门》、《祭公》等有传世本可相对照,对于推进楚文字研究有很大便利,可以新识出一系列楚文字。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战国竹简。据整理统计,竹简数量(含残片)约2500枚,其内容多为经、史一类的典籍,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清华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将会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为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编写工作,并于2010年底由上海文艺集团中西书局出版发行。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共整理出60余篇文献,计划出版十五辑整理报告。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出版,是向即将到来的清华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清华简再现了失传2000多年的文化典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编辑 崔凯)

[更新:2011-01-05]
[阅读:8366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