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鼓文化研究所

高清秦文化纪录片《大秦岭》解说词:第一集《宏基伟业》

 
大秦岭(一)
 
作者:中央电视台 来源: 点击数: 69   录入时间:10-01-10
 
 
 
 
第一集《宏基伟业》

刘闯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不去秦岭,你是听说;去了秦岭,你是感受;你经历秦岭,你就是神秘。
成建正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你似乎随时可以投入它的怀抱,随时可以感受到它的气息。
帕斯奎尔·李·普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考察团成员
在考察秦岭地质公园的过程中,我清楚地认识了大陆的碰撞,山脉的形成以及后期的演变,这拓宽了全世界所有地质学家的视野。
James Leape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
秦岭地区的环境直接影响到长江和黄河的健康情况,因为秦岭是这两大水系重要的水源地。
王子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秦岭可以说是辉煌的周、秦、汉、唐文明的一个历史见证人,一个文化的守卫者。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教授
秦岭是一种雄健,是一种精神,如果说长江在我心目当中是母亲河的话,那么秦岭在我心目当中就是一座父亲山。
生活在终南山里的人大概都知道,他们现在赖以生存的这座山岭曾经养育了他们的祖先。他们的祖先是秦人。但是有一件事他们未必都很清楚,那就是这些被称之为秦人的人后来又翻天覆地地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
自古以来,秦岭就充满着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就连它名字的由来都还是个谜。究竟出自谁口,得于何时,史学界至今还莫衷一是,只有一种观点被普遍认可,那就是它源于古代秦人和秦帝国的威名。所以,这座横亘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大山系,就叫秦岭。
古老的地理学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脉的根是昆仑山。因此,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后来,又因为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秦岭这个名称早期从先秦开始的著作里头,《山海经》、《禹贡》里头,譬如说还有《诗经》里头不叫秦岭,当时都叫南山,或者叫终南山。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
你看《禹贡》一般我们认为都是两千多年前,一般的说法最迟就是战国末期就已经有这个名称,实际上这些名称形成的时间比这个还早,但是我估计到秦国的时候就开始用秦岭的名称了,因为到了汉书《史记》里面已经有了秦岭。
直到公元一世纪,司马迁在他那著名的《史记》中,写下 “ 秦岭,天下之大阻 ” 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当这座横亘在中国大地之上,绵延 1600 多公里的山脉告别 “ 万世之宗 ” 的昆仑山之后,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向中原大地的漫漫征程。途中,一座座高峻的山岭又加入到秦岭逶迤东进的阵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山系,它西起甘肃,穿越陕西,东至河南,最终把中国大陆一分而为南北两半。
一座非凡的山脉,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
截至到上世纪 50 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把中国南方和北方,笼统地归结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那么,在中国大陆上真正意义的南北方分界线究竟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秦其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
这个问题从 20世纪 50年代就开始有人注意到了。而且在 1959年的《中国自然区划》这个草案里面就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说把秦岭作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一个分界线。
刘胤汉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
59 年,中国科学院综合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组织全国数百名专家,搞这个中国的自然区划。
终于,科学家们一致认定,以秦岭为界,在中国版图上划出一道东西向的横线,做为南北大陆地理分界线。
这条不同凡响的横线,就是位于中国大陆南北中轴线上的秦岭和淮河。
曹明明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院教授
事实上这种分界线的作用都是自然方面的,可是它对于后来人类的经济活动、生产活动乃至于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深刻的影响。
刘闯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你到西安,你可能吃的哨子面、馍,以面食为主。但是到秦岭南部,南坡以南,到汉江再往南,都是以米食为主。
王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
比如咱们老话说的什么南稻北麦、南船北马都是指的以秦岭分界的南北差异。
冬天到了,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寒风凛冽,冰天雪地,人们守着热炕、炉火,才能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而秦岭以南与关中地区仅一山之隔的汉中盆地,却依然青山绿水,春意融融。人们忙碌着撒网捕鱼,播种收获,尽情享受阳春三月般的舒适与温暖。
寒流过后,皑皑白雪覆盖了大江南北,霜冻天气可以越过南岭,把逼人的寒意推进到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广东。而远离北回归线近一千公里的四川盆地,却依然百花吐艳,遍地流芳,成为中国境内除海南岛以外,唯一一个免受霜冻之害的省份,而这一切秦岭山脉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张国伟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中轴,是我们国家长期这块大陆形成,以及我们中华民族发源和我们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占据突出位置的一道巨大的山系。
一座山脉居然能够改变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其地位的显赫足以令人崇拜。而还是这同一座山脉,孕育滋养出一个日后创立千秋伟业,统一全中国的古老族群,面对这时的秦岭恐怕任何人也不得不肃然起敬了。这个由秦岭庇护的古老族群,也就是两千多年前被称之为秦人的人,从秦岭出发历经五百多年的漫漫征程,在华夏大地上掀开了一场波澜壮阔,最终改变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帷幕。
焦南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截至目前对于早期秦文化的认识,认为最早的秦人应该是和商人同源,或者是大致是族源比较接近,他们都是崇拜鸟的,以鸟为图腾的上古的先民。大约在商代的时候,秦人就被商人迁徙到西边,迁徙到现在的甘肃。
田人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秦国的历史如果要从姓氏来说,大概可以从非子开始。这个非子当时是秦人的一个首领,那么从我们现在史料上来看,他当时是给周天子养马的。
周孝王时期,秦先祖伯益第十一代孙非子牧马有功,经历二三百年失姓亡国屈辱的秦人,终于恢复了被剥夺的赢姓,跻身西周贵族行列。
公元前 763 年的华夏大地上,春秋争霸的大幕徐徐拉开。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摧枯拉朽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一年,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做出一个大胆的举措,他要把秦人都城,从西汉水上游的西陲,迁往宝鸡境内凤翔县长青镇,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搬迁,其中背后的意图是迈出了挺进关中,觊觎中原的关键性一步。
秦文公貌似小心翼翼的向东推进,对秦人和中国历史来说,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朱子彦上海大学 历史系教授
秦国这个时候正式建都,这个国都叫雍,就是雍正皇帝的雍,现在就是陕西省的凤翔,这个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就是说秦人建都雍以后,他把这里作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周天游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在古代来说,地理环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往往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那么在秦汉历史当中,关中这块地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例。
秦岭庞大而绵延的身躯,以略带弧形的走势把富饶的关中平原揽于怀抱,而秦岭高大险峻的层层山峦,又有效地阻隔了来自东南方向的刀兵威胁。如果说秦岭为秦人在关中的聚集形成了安全之势,那么纵灌八百里秦川的渭河水就成为了秦人立足关中的生存之本。
山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教授
关中平原应该说是我们国家农业的发祥地。在历史上一直到现在,它在农业方面的优势,从自然状况来说,一个是黄土,一个是气候。
张晓虹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禹贡》对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评价很高,讲到关中地区雍州土壤的时候,它的评价是上上,也就是说它把土壤分成九等,上上应该是最高的一等,第一等。所以也就是说,秦人所占据的关中平原有发展农业非常良好的条件。
秦文公进入关中之后,秦人就开始从半农半牧时代,一跃而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到了秦穆公时期,强大的农业基础,使秦国脱颖而出,跻身春秋五霸行列。
公元前 647 年,秦国近邻晋国遭遇饥荒,国内粮仓十室九空。晋惠公向秦穆公求救,购买粮食,以度荒年。
据《左传》记载,当时秦国向晋国运送粮食的船只,从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水东进,再转陆路和漕运,抵达晋国。八百里路程,运送粮食的船队白帆相望,首尾相接。秦人就是用这样的历史事实为后人留下了 “ 秦晋之好 ” 的典故。
焦南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在墓葬中发现了比较多的粮食遗存,你像凤翔的、西安郊区的这些秦墓,在秦墓的发掘中我们都发现有粮食的储存,比如在陶仓里边,在陶罐里边,都有粮食。
王子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而且秦墓里面普遍出土的仓的模型,体现出民间也非常重视这个粮食储备,粮食有了富余才可以储备。
其实,距今 2000 多年前的秦文公并不是在关中平原的土地上播下种子的第一人,早在他 3000 多年之前,生活在浐河和灞河冲积而成的浐灞三角洲的半坡人,就已经在这里种植关中平原最早的粟和油菜了。而与半坡人不谋而合的是,生活在西秦岭的大地湾人,也在距今 8000 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以黍为辅助食物了。
陈忠实作家
我就非常感慨我生存的这块土地,应该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一块土地,不然蓝田猿人不会选择公亡岭、灞河边,半坡母系氏族社会也不会选择 河边,起码那时的人凭自己的感觉就认为这里最适宜人类生存,他们才在这里生存,你想想,这 块土地多好啊!
秦人能够立足具有悠久农业文明的关中平原,就等于拥有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粮仓。
秦景公是秦人入主关中后,第一位将秦国势力推向中原的 国君。他继承发展周人的农业技术传统,按照自然天象和天文历法安排农事,关中地区农业由此进入发展时期。
公元前 451 年,奴隶制的苍茫暮色悄然落下,一场新的社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三百多年间的诸侯争霸,最终分化并重新组合为齐、楚、燕、赵、卫、韩六国,它们势必要与秦国瓜分天下,利益的冲突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变得更加复杂激烈。
为了强大自己,战胜对手,卫国利用李悝、楚国启用吴起变法图强,其它各国也纷纷废除西周遗留下来的井田制,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化。
当时的秦国,虽然疆域不断拓展,却怎么也改变不了在中原各 国君王心目中的弱小地位,所以秦国依然是常常被人忽略,甚至蔑视的国家。
黄留珠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晋国当时是很强大的一个国家,而秦和晋又是邻居,经常发生摩擦,在和晋的战争中它总是失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内部也在酝酿改革、改变现状的这种涌动。
周天游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秦简公在公元前 407年这时候实行了叫做“初租禾”,无论是“初税亩”还是“初租禾”,实际上都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它的合法化。开始对土地征收赋税,以粮食作为实物来进行征收,这个实际上对过去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是一种否定,从这可以看到封建制的萌芽。
“ 初租禾 ” 政令的颁布,使秦国开始了有限度的土地制度和税赋的变革。不仅于此,在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的变革大趋势下,已经迟走一步的秦国,还在耐心地等待着一个人物的出现,等待着这个人物给秦国带来一场更为彻底的变革。
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商鞅。
商鞅原本是卫国的贵族,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研究法家治国强兵 的理论, 由于在卫国得不到重用,公元前 361 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他说: “ 一个国家要想富裕起来,必须注重农业;一个国家要变得强大,必须奖励将士。 ”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
田人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他当时第一就是要在大国兼并的格局下生存下去,第二发展起来,第三然后再兼并其它国家。
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秦国决心以发展农业为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了。
奖励耕战国策的基础就建立在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之上。而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两位变法主角的背后,却是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始于公元前 342 年的商鞅变法,就成为秦国能否由弱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
段清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研究员
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他实行了耕战结合,奖励军功制,实际上秦国从战国的晚期到秦统一,整个都实行一种军功爵制。
谢维扬上海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所谓军功爵制,就是对包括贵族在内的所有的人,怎么奖赏他、怎么提升他,完全靠你的军功。
段清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研究员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秦国在后来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实力确实是国富民强,兵队强大。也就是我们看到,在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当中看到像兵马俑 1、 2、 3号坑全是军事性质的,像石铠甲坑那么一个军事装备库放到地下,表明整个秦国的实力,军事也罢、国力也罢,包括老百姓的实力也就非常高了,这实际上也就奠定了秦国统一全国的基础。
从《汉书 · 地理志》 “ 秦孝 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 ” 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最基本的内容,是强化军事力量,发展农业生产。井田制废除后,土地私有化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热情。
短短 20 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
秦人尽管已经具有了发达的农业优势,但是依然难以支撑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于是,扩张国土面积就成为秦国决策者们的一致共识。
朱子彦上海大学 历史系教授
当时秦国一个大将叫做司马错,他提出,巴蜀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我们秦国如果能拿下巴蜀,就有了一个巩固的大后方。
吴荣曾北京大学 历史系教授
所以有了巴蜀了不得,所以史书上讲,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他把巴蜀打下来以后,秦就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
朱子彦上海大学 历史系教授
秦国拿下巴蜀,它领土几乎就扩大了一倍还多 , 比它原来的本土面积还要大。
公元前 316 年,秦人从楚国手中夺取汉中的第四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率兵,从褒斜道翻越秦岭,攻入四川,吞并了巴国和蜀国。
高大的秦岭造就了四川盆地物阜民丰的自然环境。然而长期以来的岷江水患,却是让秦人怎么也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公元前 256 年,一项具有为大秦帝国奠基意义的浩大水利工程付诸实施。
担任这项工程修建工作的,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
在都江堰建成一百多年后,汉代司马迁考察了这座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浩大工程,他在《史记》中写道,都江堰使成都平原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 天府 ’ 也。 ”
王子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可见秦人对水资源的重视,那么首先也是对农业的重视。我们今天常用的水利这个词,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泽东说。实际上水利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做为一个词汇出现就是在秦人的笔下。
就在秦国由于富足而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之际,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也在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登上了 秦国国君宝座。
这位 13 岁即位, 21 岁登基的 国君,就是秦王嬴政。
秦国的强大和雄心,让各诸侯国惶惶不安,其中,秦国近邻韩国朝不保夕的感觉最为强烈。
就在秦王嬴政登基的第二年,韩桓王就派韩国著名水利专家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兴修沟通泾水和东洛水之间的水利工程,试图以此消耗秦国国力,最终拖垮秦国,阻止秦人东进的步伐。
谁能知道,秦王嬴政此时正在考虑如何在关中发展灌溉水利的问题。郑国别有用心的建议,对秦国来说可谓正中 “ 秦以富强,再灭六国 ” 之下怀。
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
(郑国渠)按照当时的记载就是灌溉 4万顷,折合成现在的亩数的话就是 280万亩, 280万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大的灌区了。
成建正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这都是很了不得的,所以应该说在水利方面,秦国所做的这两件事情是空前的,我不敢说是绝后,但起码是空前的。
当这个处心积虑的 “ 疲秦计 ” 败露后,秦王并没有杀死郑国,而是利用他掌握的水利工程技术,完成了这项可以灌溉渭河北岸万亩良田的大型水利工程。从此郑国渠和都江堰一道成为展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的并峙双峰。
此时的秦国,南有都江堰灌溉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北有郑国渠保障关中平原旱涝丰收。韩王的阴谋不仅没有能阻止秦国东进的步伐,反而让更多的粮食流进了秦国的粮仓。
就在郑国渠完工的那一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中国的全面战争,而煞费苦心的韩国恰恰就是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当然秦国的军队很厉害的,但是很重要的还是它有了富强的后盾,就是充足的粮食供应,所以最后能够打败六国、统一天下。
至此,在秦岭那庞大身躯的两侧,关中平原的小麦、玉米,成都平原的稻谷、果蔬,源源不断充实着秦国仓廪,秦国拥有了一南一北两个巨大粮仓。这两个粮仓就如同雄鹰身上的两只巨大翅膀,它挟带着秦人五百多年奋斗与抗争的雄心与理想,以兵甲利剑为前导,展翅高飞,去实现开拓帝国伟业的理想了。
公元前 230 年,秦王嬴政在咸阳城举行庄严的出师仪式,秦军面对秦岭,举起了征讨六国的大旗。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秦军声势浩大的铠甲利兵奋勇向前,所向披靡,运送粮草的车船密密麻麻,紧随其后。一场改写中国历史的征伐就此拉开序幕。
肖云儒文化学者
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说,秦统一六国最深刻的历史原因,不在武力,而在农业。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那么在秦统一列国之后,汉又继承了秦的政策,除了对于天下的治理,采取郡国制之外,作为管理国家的“农为本”的这个政策,又被继承下来了。那么到汉武帝时期,可以说变成了一个国家的一个基本政策,“以农为本”它对于中国整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应该是影响非常大的。
公元前 221 年,天下一统,四海归一,秦王嬴政在他登上王位的第 26 个年头,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秦始皇。
从秦岭大山中走出的秦人,先后用 550 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从游牧部落文明到农耕文明的艰难融合。
终于成为千古一帝的那一刻,不知道无尚荣光的秦始皇是否会想到:在实现帝国梦想的道路上,那连年不断的厮杀和死亡,是多么令人心悸,与此相比,生长在辽阔疆土上金灿灿的麦粒和谷穗,才是供奉生命的神祗。大秦帝国的创建,与其说是与鲜血和杀戮紧紧相联,不如说是春种秋收的大地与绵绵不绝的秦岭成就了他那中华一统的理想与霸业。